人造黃油基礎配方
人造黃油是指一些餐桌上用的涂抹油脂和一些用于起酥的油脂。由于價格便宜,在某些地方逐漸代替了黃油。
在歐美,人造黃油大都采用經過氫化或結晶化的植物油作原料,氫化或結晶化的目的是使植物油具備適當的涂抹結構。植物油中亦可摻入少量的動物脂肪。油脂的選用和摻和以市場供應情況和價格而定。同黃油一樣,人造黃油的油脂含量不得低于80%。由于天然油脂的油脂含量幾乎是100%,所以要加入水(通常采用牛奶或鮮奶油),形成符合要求的水油乳濁物,其物理特性與黃油基本相同。大豆油和棉籽油經精煉和部分氫化后便能達到理想的稠度,所以廣泛用來生產人造黃油。一引起特別柔軟的人造黃油常含有玉米油或紅花油,摻入這些油脂后,其總的都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要比一般人造黃油高。
人造黃油的油狀物和水狀物中要加入乳化劑、食鹽、黃油調味料、色素、化學防腐劑等。也可加入維生素A和維生素D。按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頒布的標準,維生素A的用量為每公斤33000國際單位;維生素D的用量為每公斤4400國際單位;作為乳化劑的卵磷脂、甘油一酸脂和甘油二酸酯的用量不得超過總重量的0.5%;作為防腐劑的苯甲酸鈉、苯甲酸或山梨酸鉀的最大用量為總重量的0.1%;色素宜采用胡蘿卜素或其它美國農業部批準的植物色素;增味劑可采用雙乙酰;亦可加入檸檬酸或檸檬鹽酸;最大水分含量為16%。
制作方法
在生產人造黃油時,通常要先制成兩種混合物:一種是油脂和所有的脂溶性添加物,一種是水和所有的水溶性添加物。然后將兩種混合物置于槽內大力攪拌乳化,使水狀物成為小水珠均勻地散布在油狀物中。隨后,快速將乳濁物冷卻,因為如果不冷卻使其變硬,乳濁物很快分離。現代化的連續冷卻系統是將乳濁物泵入一系列熱交換器,交換器里可以安裝一些特殊的攪拌器,進一步將小水滴化小和分散在逐漸變硬的油脂中。然后再使乳濁物通過經冷卻的結晶器,使脂肪進一步凝固和增塑。如要生產出理想的半可塑性的結構,適當的溫度控制極為重要。最后,半固體狀的人造黃油可連續地用擠壓器壓制成塊并進行包裝。雖然黃油只能含有黃油油脂,但人造黃油并不受如此嚴格的限制,人造黃油可以采用任何油脂。有些植物油制成的人造黃油可加入5~10%的黃油以增強味道。
黃油和人造黃油的結構都極其緊密。為了增進其涂抹性能和減少熱量含量,現在又生產出了攪打黃油和攪打人造黃油。這是將空氣和氮氣打入產品中,以便使其體積增大50%左右。
人造黃油是法國化學家Mege-Mouriesx于1869年為響應拿破侖三世懸賞獎勵生產一種味美、富于營養而又便宜的黃油代用品而首先研制成功的。最安裝的人造黃油主要以牛油作原料,以后,人造黃油的成分和加工方法變化很大,產品的質量不斷改進。
下面是自19世紀末期至1967年期間各種人造黃油的原料配方:
1.人造黃油配方(%)
(1)人造奶油60 豬油30 液體油脂10
(2)人造奶油40 豬網油20 豬油15 液體油25
2.氫化油脂的配方(%)
(1)氫化花生油(熔點32~40℃)70 椰子油10 液體油脂20
(2)氫化棕櫚仁油(熔點34℃)70 椰子油15 液體油15
3.“單一油脂”的配方(%)
(1)氫化棉籽油(熔點28℃)85 氫化棉籽油(熔點42~44℃)15
(2)氫化葵花籽油(熔點44℃)20 氫化葵花籽油(熔點32℃)60 液體葵花籽油20
4.烘烤食品用的人造黃油配方(%)
(1)豬網油25、氫化棕櫚油(熔點46℃)25 氫化花生油(熔點34℃)10 液體油40
(2)氫化花生油(熔點42℃)30 橄欖油20 棕櫚油20 液體油30
5.1939~1945年期間英國制造標準人造黃油配方%
橄欖油+棕櫚仁油+棕櫚油40 化花生油(熔點34℃)20 氫化鯨油(熔點46~48℃)20 花生油20
6.具有獨特性能的近期產品配方(%)
(1)必須脂肪酸豐富的人造黃油:橄欖油30棕櫚油10 棕櫚仁油15 氫化棕櫚油(熔點42℃)10 液體葵花籽油35
(2)多不飽和脂肪酸豐富的人造黃油:液體葵花籽油88 氫化棕櫚仁油6 氫化棕櫚油8
(3)利用相互酯化的油脂的混合料生產的人造黃油。(Ⅰ)組內各油脂相互酯化;(Ⅱ)組內各油脂相互酯化:(%)
(Ⅰ)液體葵花籽油20 氫化葵花籽油(熔點33℃)40 氫化葵花籽油(熔點42℃)20 液體葵花籽油20
(Ⅱ)棉籽油20 氫化葵花籽油(熔點33℃)32 氫化大豆油(熔點33℃)8 氫化葵花籽油(熔點42℃)20 液體葵花籽油20